哈密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消失的南北货中国土特产的风雨400年 [复制链接]

1#
▲湘西土特产——腊肉。摄影/李锋,图/《地道风物湘西》

《红楼梦》写尽美食,但出现最多的美食,竟是燕窝。不论是宝玉哀悼晴雯还是宝钗劝黛玉吃冰糖燕窝,都将燕窝作为一种难得的美食。

后来的红学家对燕窝颇有微词,曾有人专门为此撰文批判曹雪芹:“写食品处处不离燕窝,未免俗气”。

▲在《红楼梦》中,燕窝的存在感极高。图/影视剧《红楼梦》版

实际上,燕窝变俗气还是后来的事儿。在《红楼梦》描写的时代里,燕窝作为南洋的特产还是标准御膳,若不是皇亲国戚、宫中宠幸,即便是那时候的富贵人家,也很难用银子换来天天吃燕窝。

互联网出现以前,大户人家在餐桌上的比拼,主要是比较“各地特产”。燕窝是不是有营养价值?清朝的达官贵人们不关心这个话题的。在商品流通的传统时代里,商品的贵贱往往不是靠其本身的价值,而是流通难度的大小。
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场景放在今天未必能引来女神莞尔,这就是流通难度带来的商品价值差异。

▲皮薄肉厚的东莞荔枝。摄影/吴学文

《金瓶梅》第六十七回写孟锐外出贩货,到荆州买纸,川广贩香蜡,来回上万里的路程,足见古时贩货路途之遥、风险之巨,以及随之而来的,是利润丰厚。

中国人对物产丰盈的第一印象是“南北货”。如今的年轻人已对这一名词有些陌生。南北货得名于农特产品的产地及运输方式。古时候,走商把南方的货运往北方,再把北方的货运往南方。这样南北穿梭,赚取中间的差价。

▲广西“土特产”百香果。摄影/壹米网线

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,商人的价值正是加速商品流通、降低商品流通成本。

我们今天能随便就吃到广西的百香果、螺蛳粉;新疆的哈密瓜、羊肉和丹东的草莓。背后正是中国商品流通成本不断降低,效率不断提升,将曾经难以企及的商品都拉到了平民阶级,也让“娇贵易腐”的新鲜农货实现全国大流通。

传统农业时代:走商们撑起来的“富人消费”

直至20世纪初,南北货商店都是江浙、香港人记忆中的“高级菜市场”。大型的南北货商店,不仅经营时鲜瓜果、南北干果、名产蜜饯、特色炒货外,还售卖海产珍品、腌腊糟醉等产品,全国各地著名的土特产,应有尽有。

▲市场上的干果。图/视觉中国

人们看做南北货生意商人的眼光,不亚于后世的人看马斯克送人上太空。富贵险中求,店主没有一定积累、社会地位,不敢轻易涉足。首先,是积压资金多,没有雄厚的资金后盾根本做不成。另外,由于路途遥远,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情况,风险也随之增加。知名红顶商人胡雪岩,也曾因为合作伙伴的南北货商船失事,赔掉了60万两白银。

钱泳《履园丛话》中记载:“苏州有孙春阳南货铺,天下闻名,铺中之物亦贡上用。”在西方世界叩关之前,孙春阳的南货铺在清朝商业史上的地位超然,今日的“网红”商场和改革开放初期的“友谊商店”都难以望其项背。

在当时寻常人家眼里,南北货基本就是奢侈品,根本消费不起。因此,南北货的卖家往往也局限官宦、大户人家、高档菜馆的圈子。

▲来自北方的特产——枣子。图/视觉中国

鸦片战争前,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来往交易,让少数价格稍低的南北货也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。枣子的主产地在中国北方,现在苏州家常菜中常见枣子的身影,就是源于当年发达的南北货贸易。

到了近代,随着陆路与运输条件改善,南北货的风险降低,更多商贩参与。今天游客逛南京路必去老字号之一“邵万生食品”,最早就叫“邵万生南货号”。创始人“邵六百头”,刚到上海时举目无亲,仅靠兜里的几块银圆,做上南货生意,以此起家。

同治九年,“邵万生南货号”与八个姓唐的宁波人开的“三阳南货”同时在南京路上开业,一并被誉为上海滩的“新业态”。

▲来自南方的时令特产——笋干。图/视觉中国

商品出新时,“三阳南货”会先少量进货试销,如果适合,再多进,降低成本。时令商品时令进、时令销,季节商品则看季进货,如香菇在清明前进足;扁尖、笋脯之类夏进夏销;笋干在秋后采购;红黑枣、桂圆等则在霜降后大量采购等等。

分档下来的黑木耳等南北货,中低档廉价供应,作为大众商品向市民销售,小的碎末供应给附近的食堂或小饭店作为包子、点心的馅,让普通百姓都能尝到南北货的滋味。

▲来自北方的货物——木耳。图/视觉中国

但即便如此,当时南北货的消费主流仍然是富贵人家。南京路是租界政府的门面,全国最繁华的商业街区,店租成本相比今日更是高昂。经常光顾三洋百货的,主要是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。

从服务也能感受到当时南北货的身价。“三阳南货”为客人提供送货上门、电话委托和预约的服务,客人到店还会递烟敬茶,嘘寒问暖。在现代零售业,这类服务往往高端品牌、商场才能提供。

马路市场:中国人第一次解决了商品短缺难题

南北货之所以稀罕,主要源于高昂的流通成本及对应的高价,无形中将消费者限定在了一定圈层。

商品的流通往往需要考虑四个关键的要素,商品供给、市场需求、交易运输基础设施及利润刺激。

▲今天的早市,有点传统“马路市场”的影子。图/视觉中国

供给和市场需求受到物流等基础设施的限制,利润率能刺激商人克服基础设施不足的困难,承担风险,付出劳动,促进商品流通。当基础设施完善时,需求供给双向增加,又从利润规模上给到商人刺激。

因此,要让每户人家都能吃上远处的农产品、土特产,就必须达到几个条件。第一,产地能够足量供给产品;第二,市场消费者有需求,有能力消费;第三,有供需双方信息交换的场所、物流运输等流通基础设施;第四,有愿意为此奔波、撮合的流通商。

这些条件成熟,南北货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,还要到年以后。

▲最开始时,不少人都是挑着担子赶往“马路市场”的。图/视觉中国

20世纪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制度,国家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。政策的变化推动了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,解决生产问题。同时也让农村传统集贸市场得以恢复,也让农产品有了流通场所。也有了专门负责将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城市销售的路边摊贩,自发在城市中形成“马路市场”。

到了80年代后期,农业政策进一步放宽。为缓解农副产品无法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的困境,农业部于年提出建设“菜篮子工程”,从生产抓起,保证居民一年四季的新鲜蔬果供应。各地也发展出了一批大型批发市场,负责农产品的集散与资源配置。其中以有“北京菜篮子”之称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销售地代表,山东寿光批发市场为产地代表。

▲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,这类设施蔬菜区,一年四季都可生产蔬菜。摄影/天田新异,图/图虫创意

与此同时,中国公路建设也进入大发展时代。年10月,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通车。到了年末,高速里程已经达到1.6万公里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,极大地缩短了农产品运输的时间,也拓宽了产地农产品可到达的最远半径。

90年代中后期,中国人食品资源短缺的问题,第一次基本得到解决。中国的农产品开始进入全国化的规模流通时代,消费者不仅能买到远方的南北货,消费对运输有更高时效性要求的新鲜蔬果也成为可能。不仅道路里程在增加,气调贮藏等科技也在同步发展。20世纪80年代末,北京的消费者就已经能吃上海南出产的新鲜芒果了。

▲广西田东桂七芒。摄影/吴学文

而随着风险和成本的降低,南北货的流通量加大,成为街头巷尾小店的标配,价格也随之降低,成为日用消费品。年,老南京人心中的年货圣地、南京地标——长江南北货商店被拆除,南北货专营商店这一业态,也渐渐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。

与此同时,生鲜农产品接力南北货,成为农业市场的“皇冠”。一场围绕生鲜农产品流通终端升级运动在中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,零散菜贩组成的“马路市场”除了影响市容环境,更大的缺陷是无法做到随去随买,足量供应,随着城市通勤人口变多,已经无法稳定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
▲如今随处可见的生鲜超市。摄影/跨界大叔,图/图虫创意

年开始,“农改超”政策,即农贸市场超市化在全国推行,福州、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南京、杭州等城市成为首批“吃螃蟹的人”。在福州,生鲜超市已经于年7月开业试点,首次将生鲜搬到了超市。目标市场定位家庭主妇、上班族,以经营海鲜、农副产品、餐桌食品为特色,福州人买山东蔬菜、海南红薯、四川柑橘这件事变得稳定而普遍,逐渐成为中国零售的新业态。

农产品滞销:农民、消费者在漫长产业链的两头

年,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邵海鹏在报道中发出天问:“农产品为何总是滞销?”

▲因为疫情,陕西、山东、河南地区的大蒜都滞销了。图/视觉中国

邵海鹏发问之时,距离中国农业学者第一次提出这一问题,已经20多年过去了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超市从0家变为万家,城镇居民收入翻了近30倍,公路里程翻了近5倍。

据研究学者统计,年-年间,仅媒体报道过的农产品滞销事件就有起,涉及中国22个省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,覆盖个地级市、32个农产品大类。考虑还有很多偏远地区、没有外部曝光资源的产区,真实数字不止于此。

▲济南路边的货车西瓜摊。图/视觉中国

这也意味着,中国大部分农产品产区,都曾遭遇过滞销,大城市周边也不能幸免。大白菜、香蕉、芒果、冰糖橙、荔枝、大蒜、榴莲、西瓜、海带……从蔬菜到水果、海鲜,没有经历“丰产不丰收”不足以谈农生。研究还发现,越是农业大省,滞销事件越多。

农业大发展提升了中国农产品的整体产量,到了年的时候,中国谷物、肉类、茶叶、水果的产量均已经达到世界第一。是中国生产了太多农产品吗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